热线电话 15810593713

专家观点

宋晓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思想飞跃——微更新、微循环、微改造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30日  阅读次数:   次


  2018年10月15号,习总书记在广州考察历史街区时提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关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这是抓住了当前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实质问题。2000年,结合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践,针对90年代城市大规模危旧房改造,我曾在城市规划期刊撰文提出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的保护理念,这种探索很快被大拆大建的潮流淹没了。结合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重新认识这个保护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1、我国的历史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历史景观,历史环境,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必须极其珍惜,不应时刻面临大拆大改的冲击。

  2、在历史街区里,人民的生活生产活动在延续,街区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场所,必须尊重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保护历史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提升人居环境,让人留得住,愿意住,住的好。

  3、过去不少城市为了政绩工程,在历史街区保护中打短平快,通过大拆大建,变更用地功能,增加开发强度,批量仿古建筑等手段,进行简单粗暴的改造,搞出很多仿古街区,严重破坏了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和历史真实性。

  4、微循环,微改造是解决历史街区保护的必由之路。微,就是小规模,小范围,以传统院落边界为保护整治的对象。循环,就是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反复的保护整治行为。微循环保护本质上就是以中国历史街区中特有的传统院落为基本单位,一个院子一个院子的进行现状调查,评估,对院子中的每栋建筑提出保护改造措施,然后再进行整治的一种循环往复的保护活动。

  5、历史街区,就如同是生命有机体,院落就是细胞,里面保存着历史的记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每个院子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保护的过程就是医生医治病人的过程,通过不断问诊,检查,确诊,才能不断提出保护整治的建议。把街区保护更新的速度慢下来,细致调查,深入思考,精雕细刻,让时光伴随街区演变,相得益彰。

  6、应加强立法,历史街区就是城市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任何人都不得采取成片拆除的方式,也不能以成片仿古建筑的形式,不能将大部分居民迁走,不得随意变更历史街区的生活属性,不应生硬变成旅游区商业区。

  7、微循环,微改造,精细化应该是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的未来方向,保护街区的真实演变过程,保护历史街区完整的格局形态,保护历史街区富有活力的生活方式,保护历史街区鲜明的建筑风貌,提升历史街区的环境品质,才是走向历史街区良性保护与更新之路。

  处理好街区整体保护与微改造的关系,留住历史,留住记忆,留住乡愁,与日月相映,源远流长,亟待改变历史街区保护的思想和方法。

宋晓龙:中建集团副总经理、总规划师

01.png

02.png

03.png

04.png

05.png


1581059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