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15810593713

实时新闻

乡村振兴看宁乡⑳|被重视的乡村教育,温暖求知的目光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3日  阅读次数:   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需要阳光与养料,而“树人”需要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是一个民族强盛的灵魂,是一个地区振兴的关键。

  近年来,宁乡市强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加大乡村学校建设力度,坚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在“校”、“师”、“生”等多方面全方位破局。

image.png


  记者下乡发现,即使在宁乡偏远的乡村,也有宁乡市一中横市芙蓉学校、龙田镇九年制学校、巷子口镇中心小学等一大批优质学校涌现,农村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教育公平的阳光洒在广袤乡间大地,温暖着求知的目光。

image.png
广厦千万间,大庇寒士俱欢颜

  教育是民生之首、民生之基。而教育的基础在于学校建设。

  “这一片几年前还是山坡与荒地,现如今成了教育的殿堂,书声琅琅,活力十足。”宁乡市一中横市芙蓉学校副校长杨立波藏不住脸上的喜悦。

  芙蓉学校是一项由省委、省政府直接推动的学校建设工程。作为宁乡唯一的一所,宁乡市一中横市芙蓉学校投资达8700万元,学校占地50.74亩,现有学生881人,19个教学班,其中寄宿生723人。“项目选址于横市镇合金村,是因为“这里位置比较偏,而且周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不少。现在学校就有大概200多个留守儿童。”杨立波向记者介绍。

  优质教育资源成了边远地区孩子生命中的一道光。校园内,时而传来操场楼道的欢声笑语;时而听见教室讲堂的琅琅书声;时而感受文化长廊的书香气韵。新生代的活力与教育公平带给当地孩子的喜悦,展露在每个孩子的脸上,渗透到每个孩子的心里。

  而那一张张笑脸正是宁乡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从孩子、从群众处反馈来的成绩。
image.png
宁乡市一中横市芙蓉学校教学楼


  近年来,宁乡市把学校建设纳入“十大”民生实事,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据了解,2022年宁乡全力增加公办学位,投入资金3.5亿元,完成新改扩建5所学校建设,新增学位6030个;完成10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4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

  如今,灰尘满天、石子遍地的操场已不再,咯吱响的木桌椅、土砖瓦房的教学楼已成为历史。一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在宁乡各乡镇拔地而起,那些求知的孩子们也实现了从“上学好”到“上好学”的跨越。


image.png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作为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其关键作用在于“传道”,言传身教,以身立教。强化师资力量是宁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近年来,宁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择优引进高校研究生,通过定向安置、健全收入增长机制、落实津贴、构建激励机制等方式为乡村教育留住优秀人才。同时,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其中,在宁乡教育政策的积极推动下,龙田镇九年制学校在这个宁乡“小西藏”闪闪发着光。一直以来,龙田镇教育党总支积极推进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融合,开展多次“党建+”活动,注重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融合党建文化和校园文化,让学校各个角落皆育人德、育人心,由师至生。

image.png

党建+实践,育担当之心


  就在上周,龙田镇九年制学校举行了以“党建+廉政,育清正之心”为主题的校园建设活动,建设良好师德师风,创造更佳清廉教育环境,反响强烈。龙田镇教育党总支书记谢杰表示,“这样的活动意义非凡,不仅对于咱们教师团队来说有一个思想的洗礼,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廉正、清廉的品质。”

  “吾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廉洁园地的四知亭上空,激昂动人的词句与全体教师的廉洁誓言曾久久萦绕。如今回味起来,仍然令人振奋,声声入耳,深深入心。

  同时,近年来,学校以“党建+实践,育担当之心”为主题,立足乡土,回归人本,利用龙田的天然优势,全力建设“小帮手”劳动实践课堂,在校内建成55块全自动喷淋式菜地。龙田镇教育党总支每周安排教师指导劳动实践课,带领学生参与种植蔬菜瓜果的综合实践,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坚定信念,学会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让乡村文化有拓展、有内容、有实效、有载体。

  立德树人,育人育心。一位位平凡的宁乡教师们以自身清正树人,以自身担当育心,让孩子们能够有更多的可能看见家乡,看见自己,从而看见未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落脚点。

  在宁乡巷子口镇,学校与社会提供的教育服务,悄然改变着乡村姑娘小桃(化名)的人生。

image.png
“让童年更精彩”的标语


  自降生起,幸运似乎就没眷顾过小桃。母亲失踪、入赘父亲“改嫁”等噩耗接踵而至,留给她的是一个残缺的童年,以及与残障爷爷、高龄曾祖母相依为命,三口四代艰难度日的无奈。

  “她不怎么爱说话,不愿意与人交流,不理睬人。”进入巷子口镇中心小学,这是小桃留给吴老师的初印象。随着学校对其家庭情况的了解摸底,对其心理状态的干预,小桃逐渐敞开心扉。她曾无数次向吴老师哭诉:“老师,为什么我爸妈都不要我,我也想要妈妈的怀抱。”于是,老师们便成了给予小桃力量的亲人,学校成了守护她成长的港湾,家校联合为其保驾护航。

  同时,镇上的“儿童之家”提供给小桃温暖小屋,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向日葵爱心会的哥哥姐姐们也经常提供给她学习用品与书籍。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服务的帮助下,她逐渐走出阴霾,变得开朗,变得爱分享、爱交流。

image.png
儿童之家

 

     然而,“小桃”并不是个例。据了解,地处宁乡西部山区的巷子口镇,现有留守儿童244名、困境儿童201名。如何让他们在教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一直是该镇党委政府与学校最关心的问题。教育不当,很有可能使其成绩下降的同时,给其心灵造成无法抹去的疤痕。


  对此,学校着重开展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进行积极主动介入;联合长沙市群英会、心理咨询师协会、宁乡市向日葵爱心会等多家社会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课题研究,先后立项和结题的留守儿童科研课题6个,论文发表12篇,获省市级奖励104篇。

  那些社区服务和教育工作看似平淡、普通,却将“小桃”们混沌无光的人生照亮,如清泉缓缓流淌。而那“源头活水”是教育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爱心,一份涓涓细流般的温暖,一股源源不断的力量。


來源丨大公湖南

作者丨趙鑫宇 侯潤滋 梁懿 周汝潔

編輯丨紡織


15810593713